★★★“温暖集体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福建切题。”刘文川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把温暖集体构建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其核心是突出学生对集体的温暖感受,“从幼儿园到大学★★★,个体的成长历程始终与学校中的集体紧密相连★★★。对学生来说,要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理解集体意义、学会集体生活★、感受集体价值。一个团结和谐温暖的集体,能提升学生精神品质★★,张扬学生的个性风采★★★,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以及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温暖集体建设是全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在31日举行的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与创新交流大会上★★,多地教育部门分享了思政教育基层建设经验★★。
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与创新交流大会在福州举行。新华网 刘丰 摄
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刘文川认为,这与福建开展校园温暖集体建设密不可分。“开展校园温暖集体构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创新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路径★★,就是要让学生在温暖集体中能够感受温暖★★★、传递温暖★★、创造温暖。”
《新华思政学堂》是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新华社音视频部联合制作的一档集思政、德育★、时事、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为一体的周播类视频节目。截至目前,节目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47个县区14万余所中小学★★★,成为学校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平台★。
思政课★★,可以传承历史★★,也可以聚焦当下。吉林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时事新闻课”★★,围绕多元、多变的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打造新媒体时代的思政学堂★★★,开展思想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
四川省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曹煦介绍,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2023年,眉山市教体局携手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启动“传三苏家风,做追梦少年”活动,反映三苏家风的动漫短视频《非义不取》入选《新华思政学堂》素材库。★★★“我们运用《新华思政学堂》时事新闻、品德故事★★★、人文自然科学知识等原创素材和内容,打造中国历史、革命文化、时事政策等大中小衔接的思政‘金课’100余堂,让全市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和死记硬背★★★,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一步步走下去的旅程是‘教师’,崎岖蜿蜒的山道变‘教材’,是深入人心的★‘大思政课’,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固原二中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成江介绍★,学校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和固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相结合★,把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信仰理念的坚守,厚植在一次次行走中★,并不断升华。29年来,经过一代代师生接力,任山河之行已从最初单纯磨炼学生意志力的体能锻炼★★,丰富成为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吕德辉表示,时事新闻课聚焦热点事件和焦点事件,挖掘其典型特征与普遍意义,能开拓学生的时事视野,同时最大限度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将时事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衔接在一起。
在宁夏固原★,思政课被搬到校外。今年清明节前夕,2000多名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的师生们徒步往返108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安息在这里的三百多名革命烈士★★★。这条致敬英雄、挑战极限的徒步之路★★★,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的师生已坚持走了29年。
★★“通过这节深海课堂,我了解到许多之前未曾见过的深海装备,还在‘深海勇士’模拟舱体验了‘下海’的感觉★★★,希望学校可以多带我们走出教室★★★,看看外面的‘世界★★★’。” 三亚市第九小学学生符梓萱上的这堂课,是《新华思政学堂》深海科技专辑。
罗禹介绍★★★,借助《新华思政学堂》视频节目★、本地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三亚将思政理念变成生动的实物形象,把价值观培育与塑造融入课堂内外,实现“思政+文化”双重育人的模式创新★★★,打造既有内涵又灵活接地气的思政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
“我们高位嫁接新华社资源,将地域特色融入思政育人工作中★。★★”海南省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罗禹分享了线上思政课在三亚的打开方式。★★★“近年来,三亚市教育局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合作《新华思政学堂》视频节目,结合三亚资源禀赋★★★,打造南繁育种★、深海科技等富有三亚当地特色的定制化专辑内容,通过动画★、微电影★、情景再现、实践互动等内容形式,使思政课变得更有料、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在云端,全国各地的学生们能看到海南三亚深海探测工作者的艰辛,也能感受四川眉山三苏家风魅力★★。
新华网福州10月31日电(刘丰)今年10月,福州大学生排百米长队买“锅盔”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在评论里为“锅盔叔叔”和大学生们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点赞。
思政课从课堂走到校外,也从线下汇聚到云端★★★,让学生们在思政课上看到更大的世界★★。